在传统相机的摄影技法中有一种独树一帜的手法,那就是多次曝光技术。多次曝光技术的原理是在一幅胶片上拍摄几个影像,让一个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出现多次,可以拍摄出魔术般无中生有的效果,这也正是它的独具魅力之处,所以才吸引了很多人使用这种技法�
一种最简单的多次曝光技法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:先遮挡镜头的一半拍摄一次被摄物体,然后再遮挡镜头的另一半拍摄一次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;通过这样的方法还可以把同一个人的不同表情、不同形态同时拍摄在一张画面上,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多次曝光效果�
在使用传统相机拍摄多次曝光效果时,极容易浪费大量的胶片,这样的成本太高了,好在现在数码相机开始流行,使我们不用担心浪费胶片,但是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�
1.使用三角架固定相机,最好使用手持遥控器控制相机,这样可以避免相机的抖动�
2.当照片的背景比较复杂,或者被摄物体的样式多变的情况下,尽量使用小光圈进行拍摄�
3.选择照片背景时,尽量选择有固定的线条、空间或者固定物,这样有利于确定被摄物的位置�
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完照片以后,有时候并不能达到我们的满意,我们还需要将不同的照片合成到一起,因为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并没有自动合成到一张胶片上(数码相机没有胶片),而是将不同的照片单独保存成为一个文件。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使用Photoshop来实现的几种多次曝光的技法�
 |
 |
单纯多次曝光 |
变换焦距多次曝光 |
 |
 |
使用遮挡法多次曝� |
使用叠加的方法多次曝� |
 |
|
使用“应用图像”法实现二次曝光 |
一、单纯多次曝�
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,相机和被摄物体都保持不动,对被摄物体不同时间或不同光线照射情况下进行多次曝光拍摄,这样就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层次感。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多次曝光技法,比较适合拍摄夜景�
介绍使用多次曝光拍摄建筑夜景的一种方法:
拍摄之前要将数码相机固定在稳定的三角架上,而且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,适合拍摄角度和构图,还要保证三角架不会轻易被人碰到。因为拍摄的时间很长,三角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移动,最好使用手持遥控器来操作照片的拍摄�
选择好合适的位置以后,首先在天亮的时候拍摄一张照片。然后就需要等待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,等到天全黑以后,建筑物的灯光大部分都亮起来的时候再拍摄一张。好了,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照片拍摄的前期准备�
�Photoshop CS 2里,先打开天亮时拍摄的第一张照片,然后将第二张天黑以后拍摄的照片放到第一张的图层上,设置图层属性为“滤色”,最后适当调整好两张照片的色阶、饱和度、曲线和亮度等参数,就可以得到如�1所示的效果了�
�
可以看到图中的天空还是黄昏时分的景象,而被摄物体已经是灯火通明了,通过这样的拍摄手法,很好地展现了建筑物的轮廓。当然在Photoshop中处理的方法还有很多种,并不一定要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,还可以删除天黑以后照片中灯光以外的部分,只留下灯光的亮处,又能制作出另外一种别具风格的效果� |
二�变换焦距多次曝光
对于花卉或者静物的拍摄,可以采�变换焦距的方法进行两次拍摄,一次使用实焦拍摄,一次使用虚焦拍摄,如图2所示,两张照片分别为实焦和虚焦拍摄的效果。在实焦拍摄过程中可以曝光多些,而虚焦拍摄时则曝光少些�
�
启动Photoshop CS2,打开两张照片,将实焦效果的照片放置在虚焦效果照片上。使用磁性套�工具勾选荷花花朵的轮廓,选中荷花的花朵,如图3所示�
�
执行“选择/羽化�菜单命令,对选区进行羽化,设置羽化值为5像素。执行“选择/反向�菜单命令,反�选区,然后按“Delete”键删除花朵以外的部分,如图4所示�
�
此时观察到荷花的茎和荷叶的结合处过渡不太自然,可以使�图层蒙版处理。选中实焦照片所�图层,执行�图层/图层蒙版/显示全部�菜单命令,选择工具栏中的渐�工具,设置前景色为黑色,背景色为白色,渐变类型为“前景色�背景色”渐变,然后�图层蒙版中垂直拖动,此时的茎和荷叶就融合的比较自然了,如�5所示�

�5 [�放大图片]
三、使用遮挡法多次曝光
所谓的遮挡法,就是前文所说的先遮挡镜头的一半拍摄一次被摄物体,然后再遮挡镜头的另一半拍摄一次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,这样就可以将被摄物体同时曝光到一张底片上。不过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不用遮挡镜头,只要拍摄两张照片就可以了,需要注意的是,需要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�
首先我们先拍摄两张照片,如图6和图7所示。保持镜头的大致位置不变,只要两张照片的结合部分拍摄的比较一致即可�
�
�
拖动第二张照片到第一张照片的上面图层,移动两张照片的位置,使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到一起,使用橡皮�工具,擦去上�图层中除人物以外多余的部分,如图8所示�
�
好了,一张十分有趣的自己和自己对话的照片就诞生了,是不是很好玩啊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