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、这时候还要根据场景的角度,利用“编辑->变换->切变”适当调整木栈道的视觉角度,特别是远景与近景的差异一定要做出来,
不然就会很假,也即远端处的木栈道应该较小,而近端的木栈道要较大,这样才有纵向的空间感,具体调整及效果如下图所示:

38、另外还要配合“编辑->变换->变换”不断的调整因切变等变换而造成的局部失真效果,总之一定要有耐性,反复进行调整,如下图所示:

39、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给木栈道上青苔、杂草和枝藤效果,由于常年累月的使用,风霜雨露,木栈道肯定都会长出一些青苔和杂草,
特别是在背光阴影走路触碰不到的地方,这里采用与上一教程中制作“悬浮山”下垂的枝藤一样的方法,选择自然画笔中的湿画笔,
前景设置为墨绿色,然后新建一个图层3,在木栈道的相应位置单击画上一些下垂的枝藤效果,注意远景近景的区别,适当改变画笔的大小,
具体效果如下图所示:

40、给图层3添加图层蒙版,利用硬度为50的黑色画笔工具,将木栈道面上的枝藤擦除掉,效果如下图所示:

41、另外也可以给枝藤进行图案叠加,可参照上一教程中的“悬浮山”枝藤的制作方法,这里不再详述,最后将枝藤和木栈道图层合并
生成“木栈道1”图层,到些一段连接悬浮山的木栈道就基本完成,其它悬浮山如有需要可采用相似的方法进行处理,这里不再扩展。

42、最后同样可以通过添加一些“亮度/对比度”、“照片滤镜”、“色彩平衡”等调整图层对整体的画面进行色泽调整,具体参数根据个人
喜好而定,这里不再详述。到此本例“蜀山之木栈道”基本完成,下一节将是本实例最后一节“蜀山之浮云大殿”,将对整个画面进行
一些后期的处理!
